最高报价/最低报价=1+差额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将差额比例0.71代入上式,得:最高报价/最低报价=1+0.71,化简上式,得:最高报价=(1+0.71)*最低报价。最低报价和最高报价的差额即为:最高报价-最低报价=0.71*最低报价。假设最低报价为x,则最高报价为(1+0.71)x=1.71x,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的差额为0.71x。假如最低报价是1000元,那么最高报价就是1.71乘以1000元,即1710元,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之间的差额为0.71乘以1000元,即710元。
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差额比例是指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之间的差额与最低报价之比,通常用于衡量投标价格之间的相对差异。
四五月份差价占四月的百分比为:(450-380)/380 =18.42%
扩展资料:
商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和商品质量的不同面形成的价特新机环位。差价的实质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实现的部分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构成商品差价的基本要素是流通费用、商业利润和国家税商品差价的具体形式一般包括: 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金。 [1]
商品差价是产品与商品之间的价值量的差别,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流转环节(如购进与销售,批发与零售)或因不同质量而形成的价格差别。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质量差价等。差价的形成主要是因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不同。
商品差价简称“差价”,是指同种商品因其质量、购销地区、购销季节和流通环节等因素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一般是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耗社会必要劳动差异的货币表现。 商品差价的相对量为差价率,即差价占计算基价的百分比。其中,在出厂价和收购价等基础上形成的差价率为加价率;在销售价和批发价基础上形成的差价率为折扣率。在中国的计划价格体系中,国家常通过规定加价率和折扣率的办法,控制差价及其相关的价格水平。
同一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不同季节之间价格的差额。季节差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性消费的商品,需要支付一定的储存费用;或是在不同季节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如冬季在暖房里种植蔬菜比春夏季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这部分多耗费的生产成本或储存费用,要在价格上得到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季节差价是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例如,秋季新谷登场,资本家就压价收购;到青黄不接的春季,农民缺少口粮,资本家则以高价卖出。建国以后,国家首先取消了季节差价中极不合理的部分,随后有计划地取消了工业品和主要农副产品的季节差价。但是,对时令性强、容易腐烂变质、保管费用和损耗较大的鲜活商品,如蔬菜、水果、鲜蛋、水产品等,仍规定一定的季节差价,以利于调节生产和消费。
评论列表(3条)
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馨蓉mm丶”
本文概览:最高报价/最低报价=1+差额比例,计算方法如下:将差额比例0.71代入上式,得:最高报价/最低报价=1+0.71,化简上式,得:最高报价=(1+0.71)*最低报价。最低报价和...
文章不错《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差额比例0.71怎么算》内容很有帮助